牧者之言:《 信仰生活之實踐》陳一華牧師
http://www.facebook.com/note.php?note_id=305592259455609
上週報導了一則頗令人擔憂之新聞,據生態及環保專家密切觀察後發表的結論,即地球北極圈上空,竟出現一個恍若千倍香港面積大的臭氧洞,乃因該處臭氧層經年累月受溫室效應所引致的結果。現今,不但南極出現一個臭氧洞,不幸是北極也無法逃避這可怕現象之出現,人類在地球生活免不了受到紫外光直接照射的傷害,這一噩訊之宣告,正敲響生態環境大自然的警鐘。
因此,作為地球上居住的每一份子,均要履行公民之教育與責任,也要實踐聖經的教導,筆者認為環保教育是十分重要的,平日課堂裡的教學,政府與自願團體的配合宣傳與活動,令香港市民培養強烈的環保意識,這一類公民教育之推行,乃針對人在知識層面之培育,這是不足夠的,筆者覺得還需栽培人有正確的心態,乃要從人的心靈入手,使人心悅誠服地執行神託付人擔當管家的角色,不再以霸權式之心態征服大自然,而是以謙卑管家式心態管理地球之資源,這也是筆者期盼信徒們以身作則地影響周遭的人,也是信仰與生活結合之實踐。
亦因這緣故,筆者決定報名參加快將舉行之「特首選委會基督教界別」之選舉,深感透過身體力行之途徑,鼓勵更多信徒一起實踐信仰,關心民生與社會不同的議題,關懷社會上各方面的需要,這也是筆者多年來參與「院牧事工」及「明光社」等服事所得之體驗,發現信心與行為,信仰與生活均不能脫節,正如耶穌在登山寶訓所教導基督徒之角色,乃是世上的「光與鹽」,藉著信仰與生活的結合,成為彰顯神榮美見證之推動力,執筆之際,亦剛觀賞完電視台的特輯——「辛亥革命史」實錄,箇中分析國父孫中山推行政治改革之源動力,也來自基督教信仰之影響,可見真實的信仰,必然衍生更新的動力,讓人可以朝向神原先美好旨意的方向進發。
正當信仰與行為思緒縈繞腦海之際,筆者不其然想起十多年前一位神學院老師之忠告,他語重心腸的提醒我們畢業班的同學:「以後你們出到工場服事,要帶領教會不斷關心社會,倘若教會忘記了社會。那麼,將來社會也會忘記教會的!」果然,信仰與生活之實踐,莫過於在社會中不同背景,不同層面中見證基督,活出信仰之真善美。這樣,便能吸引未信朋友對信仰產生興趣,或燃起渴求真理之心,願香港這彈丸之地,早日社會福音化!
按:提名唐英年是信仰與生活結合之實踐,成為彰顯神榮美見證?
Monday, 30 April 2012
Tuesday, 24 April 2012
唐狗提名人大清算 - 2. 陳一華牧師 (4)
警察團牧陳一華牧師 連警權過大都唔知 唔識 唔答
...待續
Monday, 23 April 2012
唐狗提名人大清算 - 2. 陳一華牧師 (3)
基督徒對搓麻將應有的立場 陳一華牧師
http://csf.manchesterccc.org.uk/%E5%AD%B8%E7%94%9F%E5%8D%80%E5%9F%9F/%E8%BF%A6%E5%8D%97%E8%AB%96%E5%A3%87/tabid/87/forumid/10/postid/18/scope/posts/Default.aspx
提起搓麻將,差不多是中國人最普遍的玩意,男女老幼都鍾情的活動,但可惜的是,搓麻將活動長期以來均與賭博連為一體,關係密不可分,不論在家中、飲宴場合、商店舖號或其他公開場合,搓麻將跟賭博行為扯在一起,根深蒂固,無法扭轉為單純遊戲之形象。
可能有人會問:「聖經既沒有提及不可搓麻將,為何我們不放心去做呢?」這問題的答案有三:首先,是搓麻將涉及賭博的成份。基督徒不參與賭博行為是基於聖經的原則 ── 就是拼棄「貪心」的念頭(提前六:10)。貪心意念總會帶來壞結果,難怪有人指出:「貪」與「貧」兩字不但相似,也有連帶關係;其次是搓麻將者的「格」也是難看的,容易引起人際衝突,最後是搓麻將者的說話易於失控,口沒遮攔的胡言一番,或是傳播是非,甚至爆出粗言穢語,有失基督徒的見證。因此,搓麻將的氣氛不但殺得「燢」起,精神緊張,也引致情緒高漲,不能約束自己言行有適切的表現。
那麼,對基督徒來說,搓麻將有否例外或豁免的情況下進行呢?筆者認為空間是有的,但不寬敞,若真要參與搓麻將活動時,必須符合以下四項準則:
(一)不含貪財的成份:意即不涉及金錢或以其他代幣作道
具,以Token代替金錢,或以較低金額進行,並聲明最後所得金錢是均分的或用作其他消遣用途。
(二) 不是為己的娛樂:搓麻將可幫助長者思考靈活及舒筋活絡為目的(在老人院乃用作防思考衰退的療法),不是為自己娛樂一番而去做的。
(三) 不在公開的場合:由於搓麻將形象涉及賭博行為,(很難向人逐一解釋),為免失卻見證,故不應在公開場合如酒樓、會所、飲宴、大食會等地方進行。
(四) 不致上癮的活動:搓麻將應被視為「可免則免」的活動,千萬不要將它變成心癮,以致不能操控它而反被束縛過來(意即搓不到麻將便心裡「籮籮攣」),由於是低層次的活動,不要花上寶貴時間或妨礙做其他更有意義及健康的活動,倘若發現搓麻將變成上癮的活動時,就會被魔鬼留地步,吃了遠離神的糖衣毒藥了。
因此,基督徒若想到搓麻將時,必須要考慮上述「四不」的準則,是否拿捏抓緊呢?若不能符合以上四項準則或缺一準則時,都不要參與搓麻將,免得失去基督徒的見證,也不能予人幫助。最後,須緊記聖經原則「凡事都可行,但不都有益處,凡事都可行,但不都造就人」(林前十:23),「只是你們要謹慎,恐怕你們這自由,竟成了那軟弱人的絆腳石」(林前八:9)。
按:提名感情缺失男就沒有失去基督徒的見證?
...待續
http://csf.manchesterccc.org.uk/%E5%AD%B8%E7%94%9F%E5%8D%80%E5%9F%9F/%E8%BF%A6%E5%8D%97%E8%AB%96%E5%A3%87/tabid/87/forumid/10/postid/18/scope/posts/Default.aspx
提起搓麻將,差不多是中國人最普遍的玩意,男女老幼都鍾情的活動,但可惜的是,搓麻將活動長期以來均與賭博連為一體,關係密不可分,不論在家中、飲宴場合、商店舖號或其他公開場合,搓麻將跟賭博行為扯在一起,根深蒂固,無法扭轉為單純遊戲之形象。
可能有人會問:「聖經既沒有提及不可搓麻將,為何我們不放心去做呢?」這問題的答案有三:首先,是搓麻將涉及賭博的成份。基督徒不參與賭博行為是基於聖經的原則 ── 就是拼棄「貪心」的念頭(提前六:10)。貪心意念總會帶來壞結果,難怪有人指出:「貪」與「貧」兩字不但相似,也有連帶關係;其次是搓麻將者的「格」也是難看的,容易引起人際衝突,最後是搓麻將者的說話易於失控,口沒遮攔的胡言一番,或是傳播是非,甚至爆出粗言穢語,有失基督徒的見證。因此,搓麻將的氣氛不但殺得「燢」起,精神緊張,也引致情緒高漲,不能約束自己言行有適切的表現。
那麼,對基督徒來說,搓麻將有否例外或豁免的情況下進行呢?筆者認為空間是有的,但不寬敞,若真要參與搓麻將活動時,必須符合以下四項準則:
(一)不含貪財的成份:意即不涉及金錢或以其他代幣作道
具,以Token代替金錢,或以較低金額進行,並聲明最後所得金錢是均分的或用作其他消遣用途。
(二) 不是為己的娛樂:搓麻將可幫助長者思考靈活及舒筋活絡為目的(在老人院乃用作防思考衰退的療法),不是為自己娛樂一番而去做的。
(三) 不在公開的場合:由於搓麻將形象涉及賭博行為,(很難向人逐一解釋),為免失卻見證,故不應在公開場合如酒樓、會所、飲宴、大食會等地方進行。
(四) 不致上癮的活動:搓麻將應被視為「可免則免」的活動,千萬不要將它變成心癮,以致不能操控它而反被束縛過來(意即搓不到麻將便心裡「籮籮攣」),由於是低層次的活動,不要花上寶貴時間或妨礙做其他更有意義及健康的活動,倘若發現搓麻將變成上癮的活動時,就會被魔鬼留地步,吃了遠離神的糖衣毒藥了。
因此,基督徒若想到搓麻將時,必須要考慮上述「四不」的準則,是否拿捏抓緊呢?若不能符合以上四項準則或缺一準則時,都不要參與搓麻將,免得失去基督徒的見證,也不能予人幫助。最後,須緊記聖經原則「凡事都可行,但不都有益處,凡事都可行,但不都造就人」(林前十:23),「只是你們要謹慎,恐怕你們這自由,竟成了那軟弱人的絆腳石」(林前八:9)。
按:提名感情缺失男就沒有失去基督徒的見證?
...待續
唐狗提名人大清算 - 2. 陳一華牧師 (2)
抗衡歪風 陳一華牧師
http://csf.manchesterccc.org.uk/%E5%AD%B8%E7%94%9F%E5%8D%80%E5%9F%9F/%E8%BF%A6%E5%8D%97%E8%AB%96%E5%A3%87/tabid/87/forumid/10/postid/20/scope/posts/Default.aspx
近日,巿面又推出一連串“Halloween”扮鬼的宣傳,身為基督徒對這活動不應掉以輕心,因其背後源自鬼魔邪靈的作崇,叫人對玄妙、虛渺、神秘等思想趨之若鶩,由於疏忽考據其背景,曾有老師表示後悔在學校舉辦此類活動。現在,不少學校已改變做法,為免除學生心靈受污染,便舉辦其他正面而健康的活動,抗衡萬聖節的風氣。
“Halloween”這個字原意是「萬聖前夕」(All Hallows’Eve),乃指萬聖節前夕,即十月卅一日黃昏,在踏入十一月一日萬聖節前的特別時刻。“Hallow”在舊式英文解作「聖人」之意,為何這個日子叫做萬聖節?原來是在主後七世紀邦尼非教皇所制定的日子,他將五月十三日定為紀念聖人的日子,一則紓緩過多聖人須被紀念或封冊的困難;二則藉此消除天主教徒受異教鬼節的影響,到了主後835年,教皇貴格利三世將這日子改為十一月一日,即今天的「諸聖日」。
但可惜,世界上不同慶祝這節日時,仍然離不開主前八百年的居爾特人的風俗與鬼神之說(Celt’s Festival)。由於居爾特人(即愛爾蘭與蘇格蘭的先祖)傳統有一種慶祝,名叫“Samhain”節日,用作慶祝夏令已盡,冬天將至,適逢收割完成,他們便會獻祭神靈,在居爾特族的神話中,“Samhain”乃是死亡之神,他們相信這節令正好是在世的人與死去的人最接近的時刻,已逝的親友可以附在動物身上還魂,黑貓就是最常見的標誌。為著祭祀死亡之神,後來演變成向逐戶募捐收集祭品的行動,為免這種思想影響教徒,教皇特別定立「諸聖日」,紀念世上眾多的聖人,可是並不成功,時至今天,許多人在萬聖節日所表現的,並非紀念聖人,仍無法脫離居爾特人鬼神說的陰影,強調鬼魂附體,四出遊蕩嚇人,陰魂不息等思想。
因此,筆者認為基督徒面對這類節日時,須有屬靈敏銳的觸覺,辨識這節日背後的靈界意義,現建議下列的「三不」行動,以抵擋撒但技倆:
〈一〉不盲從附和──基於這節日容易使人聯想鬼魂活動,像中國人的盂蘭節似的,不期然引入誤墮魔鬼陷阱,終日被邪靈鬼魔的思想困擾著,無法自拔。
〈二〉不助長迷信──由於鬼魂邪靈學說眾多,議論紛紛,許多人談論起來,古靈精怪,無奇不有,更說得眉飛色舞,言之鑿鑿,聽者心動,趨之若鶩,結果抱著「寧信其有,不信其無」心態的人,做起事來諸多忌諱,不再正視問題者,大不乏人,可見迷信帶來的禍害非同小可。
〈三〉不樂極生悲──每逢萬聖節日均出現多人湧現街頭,扮鬼扮馬,四出奔跑,說話粗言穢語,易生磨擦;另有酒吧流連者,舉杯痛飲,醉後撩事生非,結果累己害人;還有年青人參加什麼「俾面」派對或「狂野」派對等,更是罪惡溫床,吸毒、打架、販毒及誤交損友等,比比皆是。
最後,筆者建議教會、機構及學校,在萬聖節日來臨前,一則向學生或朋友解釋這節日扯上靈界關係的由來;二則可以舉辦活動或節目取代之,如舉行「感恩會」、「生日會」、「佈道會」、「營火見證會」、「電影欣賞會」、「探訪老人院」、「探訪兒童院」、「音樂晚會」及派發禮物與小冊子、單張等活動,讓兒童及青少年人透過節日分享「全人關懷」的喜悅!
按:明光不能驅黑暗,神棍亂點嚇善人;只許唐狗亂瀨春,不許百姓哈佬喂
...待續
http://csf.manchesterccc.org.uk/%E5%AD%B8%E7%94%9F%E5%8D%80%E5%9F%9F/%E8%BF%A6%E5%8D%97%E8%AB%96%E5%A3%87/tabid/87/forumid/10/postid/20/scope/posts/Default.aspx
近日,巿面又推出一連串“Halloween”扮鬼的宣傳,身為基督徒對這活動不應掉以輕心,因其背後源自鬼魔邪靈的作崇,叫人對玄妙、虛渺、神秘等思想趨之若鶩,由於疏忽考據其背景,曾有老師表示後悔在學校舉辦此類活動。現在,不少學校已改變做法,為免除學生心靈受污染,便舉辦其他正面而健康的活動,抗衡萬聖節的風氣。
“Halloween”這個字原意是「萬聖前夕」(All Hallows’Eve),乃指萬聖節前夕,即十月卅一日黃昏,在踏入十一月一日萬聖節前的特別時刻。“Hallow”在舊式英文解作「聖人」之意,為何這個日子叫做萬聖節?原來是在主後七世紀邦尼非教皇所制定的日子,他將五月十三日定為紀念聖人的日子,一則紓緩過多聖人須被紀念或封冊的困難;二則藉此消除天主教徒受異教鬼節的影響,到了主後835年,教皇貴格利三世將這日子改為十一月一日,即今天的「諸聖日」。
但可惜,世界上不同慶祝這節日時,仍然離不開主前八百年的居爾特人的風俗與鬼神之說(Celt’s Festival)。由於居爾特人(即愛爾蘭與蘇格蘭的先祖)傳統有一種慶祝,名叫“Samhain”節日,用作慶祝夏令已盡,冬天將至,適逢收割完成,他們便會獻祭神靈,在居爾特族的神話中,“Samhain”乃是死亡之神,他們相信這節令正好是在世的人與死去的人最接近的時刻,已逝的親友可以附在動物身上還魂,黑貓就是最常見的標誌。為著祭祀死亡之神,後來演變成向逐戶募捐收集祭品的行動,為免這種思想影響教徒,教皇特別定立「諸聖日」,紀念世上眾多的聖人,可是並不成功,時至今天,許多人在萬聖節日所表現的,並非紀念聖人,仍無法脫離居爾特人鬼神說的陰影,強調鬼魂附體,四出遊蕩嚇人,陰魂不息等思想。
因此,筆者認為基督徒面對這類節日時,須有屬靈敏銳的觸覺,辨識這節日背後的靈界意義,現建議下列的「三不」行動,以抵擋撒但技倆:
〈一〉不盲從附和──基於這節日容易使人聯想鬼魂活動,像中國人的盂蘭節似的,不期然引入誤墮魔鬼陷阱,終日被邪靈鬼魔的思想困擾著,無法自拔。
〈二〉不助長迷信──由於鬼魂邪靈學說眾多,議論紛紛,許多人談論起來,古靈精怪,無奇不有,更說得眉飛色舞,言之鑿鑿,聽者心動,趨之若鶩,結果抱著「寧信其有,不信其無」心態的人,做起事來諸多忌諱,不再正視問題者,大不乏人,可見迷信帶來的禍害非同小可。
〈三〉不樂極生悲──每逢萬聖節日均出現多人湧現街頭,扮鬼扮馬,四出奔跑,說話粗言穢語,易生磨擦;另有酒吧流連者,舉杯痛飲,醉後撩事生非,結果累己害人;還有年青人參加什麼「俾面」派對或「狂野」派對等,更是罪惡溫床,吸毒、打架、販毒及誤交損友等,比比皆是。
最後,筆者建議教會、機構及學校,在萬聖節日來臨前,一則向學生或朋友解釋這節日扯上靈界關係的由來;二則可以舉辦活動或節目取代之,如舉行「感恩會」、「生日會」、「佈道會」、「營火見證會」、「電影欣賞會」、「探訪老人院」、「探訪兒童院」、「音樂晚會」及派發禮物與小冊子、單張等活動,讓兒童及青少年人透過節日分享「全人關懷」的喜悅!
按:明光不能驅黑暗,神棍亂點嚇善人;只許唐狗亂瀨春,不許百姓哈佬喂
...待續
唐狗提名人大清算 - 2. 陳一華牧師 (1)
明光社副主席陳一華牧師提名唐英年 [22/02/2012]
【明報專訊】唐英年在六大宗教選委中,僅得26個提名,不及60名選委的一半,其中天主教選委10人全數不提名唐,孔教亦只得兩人交提名。不過,唐英年在回教、佛教及道教大獲支持,除剛逝世的脫志賢外,唐盡取回教9票,在佛教和道教他均獲得七成提名票。
基督教協進會10名選委中,只得警察以諾團契團牧陳一華牧師提名唐英年,他昨日至截稿前未有回覆本報查詢。
獲回佛道支持
孔教學院的選委包括支持梁振英的劉夢熊,他回應本報查詢時表示,相信孔教大部分選委均會提名梁振英,至於有人支持唐英年,他形容是孔教內部認為不要得失唐英年那邊,「將來不論誰當選,孔教都可能要向政府申請批地興建孔廟,所以有人主張要搞平衡」。最終提名唐的孔教選委,是吳榮治和呂天增。
對於天主教選委沒人提名唐,天主教正義和平委員會幹事孔令瑜表示,這些選委都是個人名義參加,不會承認他們代表天主教區,她不知道他們的提名取態。
...待續
【明報專訊】唐英年在六大宗教選委中,僅得26個提名,不及60名選委的一半,其中天主教選委10人全數不提名唐,孔教亦只得兩人交提名。不過,唐英年在回教、佛教及道教大獲支持,除剛逝世的脫志賢外,唐盡取回教9票,在佛教和道教他均獲得七成提名票。
基督教協進會10名選委中,只得警察以諾團契團牧陳一華牧師提名唐英年,他昨日至截稿前未有回覆本報查詢。
獲回佛道支持
孔教學院的選委包括支持梁振英的劉夢熊,他回應本報查詢時表示,相信孔教大部分選委均會提名梁振英,至於有人支持唐英年,他形容是孔教內部認為不要得失唐英年那邊,「將來不論誰當選,孔教都可能要向政府申請批地興建孔廟,所以有人主張要搞平衡」。最終提名唐的孔教選委,是吳榮治和呂天增。
對於天主教選委沒人提名唐,天主教正義和平委員會幹事孔令瑜表示,這些選委都是個人名義參加,不會承認他們代表天主教區,她不知道他們的提名取態。
...待續
Sunday, 22 April 2012
唐狗提名人大清算 - 1. 釋智慧 (3)
釋智慧︰擴建龕位目前空置 [18/12/2010]
【蘋果日報訊】 52處被公佈不符合地契及城規條款的龕場名單中,部份為歷史悠久的佛教寺院。其中大嶼山寶蓮寺的海會塔,被指在短期租約批給的合法龕場以外加建,估計非法擴建的外牆設約有 3,000個龕位。寶蓮寺昨否認違規,解釋加建部份已向政府申請,在獲批前不會使用。
寶蓮寺用作存放先人骨灰的海會塔,記者昨日所見,內園部份龕位寫上出家人名字,又夾雜生死日期不詳非出家人的龕位,其他龕位主人有嬰孩、日本籍夫婦、前大澳鄉事委員會主席余元熙等。記者點算,內園部份約有龕位 1,300個。
獲批前不會使用
寶蓮寺住持釋智慧昨向傳媒解釋,海會塔是多年前政府以短期租約形式批出,主要安放身故出家人的骨灰,也安放了一些皈依善信,全屬非牟利性質,「當年人哋捐錢起天壇大佛、萬佛寶殿,問到作為捐款人係咪可以將先人安奉喺度,我哋就無條件接受」。
至於被指違規的部份,是後來在海會塔外圍加建的圍牆,粗略點算,非法擴建外牆約有 3,000個龕位,全部未入伙。寶蓮寺顧問陳國輝表示,內園空置的龕位均被善信預留,才有需要擴建外牆龕位。釋智慧表示,寺方已向政府提出申請,但未獲批准,在獲批前不會使用。
按:物以類聚,人以羣分;住持加建,唐狗打洞;智慧提名,英年出選。
【蘋果日報訊】 52處被公佈不符合地契及城規條款的龕場名單中,部份為歷史悠久的佛教寺院。其中大嶼山寶蓮寺的海會塔,被指在短期租約批給的合法龕場以外加建,估計非法擴建的外牆設約有 3,000個龕位。寶蓮寺昨否認違規,解釋加建部份已向政府申請,在獲批前不會使用。
寶蓮寺用作存放先人骨灰的海會塔,記者昨日所見,內園部份龕位寫上出家人名字,又夾雜生死日期不詳非出家人的龕位,其他龕位主人有嬰孩、日本籍夫婦、前大澳鄉事委員會主席余元熙等。記者點算,內園部份約有龕位 1,300個。
獲批前不會使用
寶蓮寺住持釋智慧昨向傳媒解釋,海會塔是多年前政府以短期租約形式批出,主要安放身故出家人的骨灰,也安放了一些皈依善信,全屬非牟利性質,「當年人哋捐錢起天壇大佛、萬佛寶殿,問到作為捐款人係咪可以將先人安奉喺度,我哋就無條件接受」。
至於被指違規的部份,是後來在海會塔外圍加建的圍牆,粗略點算,非法擴建外牆約有 3,000個龕位,全部未入伙。寶蓮寺顧問陳國輝表示,內園空置的龕位均被善信預留,才有需要擴建外牆龕位。釋智慧表示,寺方已向政府提出申請,但未獲批准,在獲批前不會使用。
按:物以類聚,人以羣分;住持加建,唐狗打洞;智慧提名,英年出選。
唐狗提名人大清算 - 1. 釋智慧 (2)
釋智慧籲佛教界團結創繁榮 [24/07/2007]
【文匯報訊】在香港回歸祖國10周年之際,香港佛教聯合會總務主任釋智慧法師撰文詳述本港佛教發展情況,他指佛教聯合會10年來創出的驕人成績,並呼籲佛教界團結,共同努力,再為佛教開創新局面,促進香港繁榮美好的明天。
釋智慧法師指出,2007年7月1日,是國家的喜慶日子,更是香港各界人士慶祝香港回歸10周年的特殊日子。回顧香港回歸10年來,內地對香港「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等承諾悉數兌現。目前香港經濟復甦、社會穩定、民生改善,實在鼓舞人心,充分顯示中央政府對香港各項政策的英明和特區政府領導有方,更是香港市民堅定不屈、勇往直前、努力勤奮的結果,來之不易,理應珍惜!
成功爭取佛誕假期
他又稱,香港回歸10年來,佛聯會在覺光長老的帶領下,在大家共同努力下,全面展開弘法利生的事業,同樣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這包括成功爭取到政府認同批准「佛誕公眾假期」,這個期假經過30多年的努力,直到1997年香港回歸祖國才獲批准,並由1999年開始實施。他希望社會大眾通過這個假期能真正體會到佛教所宣傳的慈悲平等的真諦,藉反思而去惡還善,彼此能和融相處。
2003年由於受世界經濟牽動,香港人心不安,社會戾氣嚴重,會方徇多位官紳賢達發起了為香港市民祈福的萬人法會,假香港大球場恭誦《仁王護國般若波羅密多經》,體現了佛教界與社會各界人士對香港繁榮安定的高度關切和虔誠祝願。同年,在佛聯會的發起和組織下,香港佛教界先後舉行了祈求中東戰爭平息與香港地方安泰和平法會,及抗禦「沙士」,追思殉職與患者康復祈福法會。釋智慧法師稱,2004年底南亞海嘯與地震災難波及面很廣,佛聯會緊急呼籲各界善信,慷慨捐助,會方籌得500多萬元捐助予紅十字會,同時各道場亦相繼響應捐款,還組團前往各國災區視察。
讓佛教為國民服務
此外,會方為慶祝農曆四月初八佛誕日首獲公眾假期,特向國務院申請並獲得批准從北京迎請佛教教主釋迦牟尼靈牙舍利蒞港供各界人士瞻禮;及後於2004年佛誕日期間,佛聯會傳媒合作,共同發起了迎請「佛指舍利」到港,舉行瞻禮祈福大會。10天內匯集了香港及世界各地的百萬信眾虔誠禮佛,可謂史無前例,千載一時。
釋智慧法師覺得,如今的香港經濟穩定,政體清明,這與兩任特首的努力分不開,更與祖國對香港英明的政策分不開。特別是新特首曾蔭權高票連任,充分說明了民心所向。他希望藉此慶回歸10周年發表文章之際,建議政府進一步拿出切實可行的政策,引導佛教界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抓住機遇,及時回應時代的需求,利益社會大眾。
作為佛聯會總務主任和兩屆全國人大代表,他認為更有義務和職責將「利生為事業,弘法是家務」的佛教精神實質,團結佛教界四眾,為法為佛,共同努力,再為佛教開創新局面,讓佛教為人民為國家服務,更好地促進香港繁榮美好的明天!
...待續
【文匯報訊】在香港回歸祖國10周年之際,香港佛教聯合會總務主任釋智慧法師撰文詳述本港佛教發展情況,他指佛教聯合會10年來創出的驕人成績,並呼籲佛教界團結,共同努力,再為佛教開創新局面,促進香港繁榮美好的明天。
釋智慧法師指出,2007年7月1日,是國家的喜慶日子,更是香港各界人士慶祝香港回歸10周年的特殊日子。回顧香港回歸10年來,內地對香港「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等承諾悉數兌現。目前香港經濟復甦、社會穩定、民生改善,實在鼓舞人心,充分顯示中央政府對香港各項政策的英明和特區政府領導有方,更是香港市民堅定不屈、勇往直前、努力勤奮的結果,來之不易,理應珍惜!
成功爭取佛誕假期
他又稱,香港回歸10年來,佛聯會在覺光長老的帶領下,在大家共同努力下,全面展開弘法利生的事業,同樣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這包括成功爭取到政府認同批准「佛誕公眾假期」,這個期假經過30多年的努力,直到1997年香港回歸祖國才獲批准,並由1999年開始實施。他希望社會大眾通過這個假期能真正體會到佛教所宣傳的慈悲平等的真諦,藉反思而去惡還善,彼此能和融相處。
2003年由於受世界經濟牽動,香港人心不安,社會戾氣嚴重,會方徇多位官紳賢達發起了為香港市民祈福的萬人法會,假香港大球場恭誦《仁王護國般若波羅密多經》,體現了佛教界與社會各界人士對香港繁榮安定的高度關切和虔誠祝願。同年,在佛聯會的發起和組織下,香港佛教界先後舉行了祈求中東戰爭平息與香港地方安泰和平法會,及抗禦「沙士」,追思殉職與患者康復祈福法會。釋智慧法師稱,2004年底南亞海嘯與地震災難波及面很廣,佛聯會緊急呼籲各界善信,慷慨捐助,會方籌得500多萬元捐助予紅十字會,同時各道場亦相繼響應捐款,還組團前往各國災區視察。
讓佛教為國民服務
此外,會方為慶祝農曆四月初八佛誕日首獲公眾假期,特向國務院申請並獲得批准從北京迎請佛教教主釋迦牟尼靈牙舍利蒞港供各界人士瞻禮;及後於2004年佛誕日期間,佛聯會傳媒合作,共同發起了迎請「佛指舍利」到港,舉行瞻禮祈福大會。10天內匯集了香港及世界各地的百萬信眾虔誠禮佛,可謂史無前例,千載一時。
釋智慧法師覺得,如今的香港經濟穩定,政體清明,這與兩任特首的努力分不開,更與祖國對香港英明的政策分不開。特別是新特首曾蔭權高票連任,充分說明了民心所向。他希望藉此慶回歸10周年發表文章之際,建議政府進一步拿出切實可行的政策,引導佛教界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抓住機遇,及時回應時代的需求,利益社會大眾。
作為佛聯會總務主任和兩屆全國人大代表,他認為更有義務和職責將「利生為事業,弘法是家務」的佛教精神實質,團結佛教界四眾,為法為佛,共同努力,再為佛教開創新局面,讓佛教為人民為國家服務,更好地促進香港繁榮美好的明天!
...待續
Saturday, 21 April 2012
唐狗提名人大清算 - 1. 釋智慧 (1)
資料源自東周刊及其他網上資源
釋智慧拍戲不成做和尚
自認「似公關多過做和尚」的釋智慧,平常出入坐平治、戴Dunhill手表,與記者打交道更是滿口「靚仔」、「靚女」,言行舉止與得道高僧大相逕庭,甚至予人輕佻感覺。
他擁有這種長袖善舞的圓滑技巧,與其生活經歷不無關係。
俗名潘智遠的釋智慧,出生於南海西樵山,三歲喪父,五歲時他跟隨母親及家姐來港,投靠舅父、亦即寶蓮寺住持筏可,一家三口得以蝸居寺內,當時寺中生活艱難,常常三餐不繼,其母更在兩年後離世。
釋智慧回憶童年生活時曾說:「你們知不知道呀?我十八歲前從未着過鞋,十一、二歲的時候,就要每日上山割六十斤山草,又要放牛,工作日以繼夜年終無休,先至換得一碗飽飯,生活幾咁艱苦。」
長大後釋智慧出寺謀生,投考警察失敗後,又曾膽粗粗試考電影演員,可惜未受過教育的他,對住劇本啞口無言,自然被無情「叮」走,四處碰壁令其心灰意冷,最終在三十歲時皈依佛門,由舅父筏可親自為他落髮受戒。
由於曾在社會打滾,釋智慧待人接物較其他只顧唸經的僧人世故,加上舅父的照顧,終於在佛門闖出成功路,三年後便晉身寶蓮寺董事局。當上董事後,即協助筏可游說政府,要求撥款撥地重建大雄寶殿,並不斷向有名望的城中人士尋求捐助,結果成功把原來只得三幢小樓房的寶蓮寺,變成佔地過萬呎的大寺院。
選區議員當人大
重修後的寶蓮寺大雄寶殿於七○年落成,吸引全港善信絡繹不絕前來燒香拜佛,與此同時釋智慧亦步步高陞,到八七年晉身監院,○五年更成為寶蓮寺第七任住持。
知情者說,釋智慧表面口沒遮攔,其實心思十分縝密,每走一步棋都有精心布局,善於和人打交道的他,不但令自己成為宗教界與政界的大紅人,亦為寶蓮寺帶來大量利益。
在寺院擔當要職後,釋智慧更涉足政壇,藉參加昂坪村村長選舉,晉身鄉議局委員及離島區議員,九八年更當選全國人大代表,在擔任人大代表的十年裏,釋智慧往往趁到北京開會時,運用其公關技巧,向內地官員介紹寶蓮寺,為寺院擦靚招牌。
封山計嚇窒政府
「二千年時,寶蓮寺準備斥資一億元,在後山興建萬佛寶殿,但港府要寺院補地價五千萬元,不過在釋智慧斡旋下,港府最終減價到一千二百萬。」知情者透露。
除了有政治手腕,釋智慧的「硬功」亦相當了得。
○二年政府就興建昂坪纜車,計劃收回寶蓮寺門外地壇一帶的土地,改建成酒店、購物廊和食肆,釋智慧以此舉妨礙僧人清修,極力反對,並宣布封山七日以示抗議。知情者說,後來釋智慧又透過出席佛教活動的機會,公開向當時的特首董建華夫人趙洪娉提出請求,終在兩年後成功向政府爭取到無償擁有地壇的使用及管理權。
在釋智慧大力經營下,寶蓮寺業務蒸蒸日上,外來掛單僧人及協助做法事的生活補貼,每日可高達一千二百元,寺院本身的僧侶和負責人生活補貼自然更多,而作為住持更有一系列特殊福利,包括獲提供兩個侍者(如貼身佣人)、專用的平治豪華房車、實報實銷交際費等。
雖然福利多多,但釋智慧個人名下,只有兩個市值不超過六百萬元的市區物業,且都是其舅父留給他的遺產。同時他一旦卸任,補貼與福利都可能大大減少。
...待續
釋智慧拍戲不成做和尚
自認「似公關多過做和尚」的釋智慧,平常出入坐平治、戴Dunhill手表,與記者打交道更是滿口「靚仔」、「靚女」,言行舉止與得道高僧大相逕庭,甚至予人輕佻感覺。
他擁有這種長袖善舞的圓滑技巧,與其生活經歷不無關係。
俗名潘智遠的釋智慧,出生於南海西樵山,三歲喪父,五歲時他跟隨母親及家姐來港,投靠舅父、亦即寶蓮寺住持筏可,一家三口得以蝸居寺內,當時寺中生活艱難,常常三餐不繼,其母更在兩年後離世。
釋智慧回憶童年生活時曾說:「你們知不知道呀?我十八歲前從未着過鞋,十一、二歲的時候,就要每日上山割六十斤山草,又要放牛,工作日以繼夜年終無休,先至換得一碗飽飯,生活幾咁艱苦。」
長大後釋智慧出寺謀生,投考警察失敗後,又曾膽粗粗試考電影演員,可惜未受過教育的他,對住劇本啞口無言,自然被無情「叮」走,四處碰壁令其心灰意冷,最終在三十歲時皈依佛門,由舅父筏可親自為他落髮受戒。
由於曾在社會打滾,釋智慧待人接物較其他只顧唸經的僧人世故,加上舅父的照顧,終於在佛門闖出成功路,三年後便晉身寶蓮寺董事局。當上董事後,即協助筏可游說政府,要求撥款撥地重建大雄寶殿,並不斷向有名望的城中人士尋求捐助,結果成功把原來只得三幢小樓房的寶蓮寺,變成佔地過萬呎的大寺院。
選區議員當人大
重修後的寶蓮寺大雄寶殿於七○年落成,吸引全港善信絡繹不絕前來燒香拜佛,與此同時釋智慧亦步步高陞,到八七年晉身監院,○五年更成為寶蓮寺第七任住持。
知情者說,釋智慧表面口沒遮攔,其實心思十分縝密,每走一步棋都有精心布局,善於和人打交道的他,不但令自己成為宗教界與政界的大紅人,亦為寶蓮寺帶來大量利益。
在寺院擔當要職後,釋智慧更涉足政壇,藉參加昂坪村村長選舉,晉身鄉議局委員及離島區議員,九八年更當選全國人大代表,在擔任人大代表的十年裏,釋智慧往往趁到北京開會時,運用其公關技巧,向內地官員介紹寶蓮寺,為寺院擦靚招牌。
封山計嚇窒政府
「二千年時,寶蓮寺準備斥資一億元,在後山興建萬佛寶殿,但港府要寺院補地價五千萬元,不過在釋智慧斡旋下,港府最終減價到一千二百萬。」知情者透露。
除了有政治手腕,釋智慧的「硬功」亦相當了得。
○二年政府就興建昂坪纜車,計劃收回寶蓮寺門外地壇一帶的土地,改建成酒店、購物廊和食肆,釋智慧以此舉妨礙僧人清修,極力反對,並宣布封山七日以示抗議。知情者說,後來釋智慧又透過出席佛教活動的機會,公開向當時的特首董建華夫人趙洪娉提出請求,終在兩年後成功向政府爭取到無償擁有地壇的使用及管理權。
在釋智慧大力經營下,寶蓮寺業務蒸蒸日上,外來掛單僧人及協助做法事的生活補貼,每日可高達一千二百元,寺院本身的僧侶和負責人生活補貼自然更多,而作為住持更有一系列特殊福利,包括獲提供兩個侍者(如貼身佣人)、專用的平治豪華房車、實報實銷交際費等。
雖然福利多多,但釋智慧個人名下,只有兩個市值不超過六百萬元的市區物業,且都是其舅父留給他的遺產。同時他一旦卸任,補貼與福利都可能大大減少。
...待續
Wednesday, 11 April 2012
Subscribe to:
Posts (Atom)